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学科与硕士学位点建设办公室(合署)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3016

传真:0571-88213016

E-Mail:kyc@zisu.edu.c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科研动态
浙外举行第三届“一带一路”涉外法治论坛与第七届自由贸易港建设法治论坛
发布时间:2023-11-05 11:28:53  |  新闻来源:  |  浏览次数: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金秋时节,硕果飘香。11月4日,浙外举行第三届“一带一路”涉外法治论坛、第七届自由贸易港建设法治论坛暨“一带一路”学院成立三周年活动。

浙江外国语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浙江省委政法委一级巡视员、省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陆剑锋,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吴恩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浙江省委员会副会长林炜,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分别致辞。前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特聘教授黄惠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赵晋平,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党委委员李安、柴改英,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伐等出席活动。近130位领导、专家、学者参会,为浙江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言献策。

1030C

张环宙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她介绍了学校的战略布局及“一带一路”学院建院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张环宙指出,自贸区(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和风险缓冲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战略博弈持续加剧,如何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自贸区(港)建设等国家战略紧密衔接起来,以“三大倡议”协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亟待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次论坛聚焦“以‘三大倡议’协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自贸区(港)与‘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创新研究”主题,汇聚国内学术界知名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业务精英,展开深度研讨交流,既有利于强化浙外“一带一路”涉外法治学科建设,持续打造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深度研讨交流“一带一路”涉外法治问题的高端平台,又有利于提升浙外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能力和水平。

陆剑锋指出,本届论坛聚焦“一带一路”涉外法治建设和自由贸易港法治建设,既瞄准了国家开放战略需求,又契合浙江涉外法治建设实际,将对浙江涉外法治学科专业建设和法治实践创新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他还就如何更好发挥研究会和论坛平台的作用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努力建构具有影响力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浙江智慧、中国方案;二是深化涉外法治学科研究和高端智库建设,为提升浙江国际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保驾护航;三是加快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为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提供更优智力支持。

吴恩玉指出,浙外致力于将“一带一路”与涉外法治统筹融合,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推动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学术工程,也是国际法学界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的积极努力。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历来重视涉外领域立法,当前涉外法治实践亟需一批高质量涉外法治研究成果和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区(港)建设中,持续提炼法治真命题、创造法治新理论,有效指导涉外法治实践。

林炜指出,本次论坛主题聚焦、内容丰富、专家云集,汇集学界对“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中国特色自贸港法治建设的前沿探究与思考,将凝聚更多思想共识,碰撞更多智慧火花。期待本次论坛能为中国涉外法治和自贸区(港)法治建设带来更多宝贵的智力成果,期待浙外能为浙江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陈先春表示,希望浙外发挥自身优势特长,产出更多高质量智库成果,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能力提升做出更大贡献。省社科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浙外区域国别学和涉外法学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支持浙外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学术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基础理论研究平台。

19B19

会上还举行了《“一带一路”涉外法治研究(2023)》新书首发仪式,浙江外国语学院省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揭牌仪式及共建单位授牌仪式,浙江外国语学院涉外法治事业发展项目基金成立仪式。

人民出版社茅友生编审代表出版机构致辞。他指出,《“一带一路”涉外法治研究(2023)》政治站位高、原创独立性强、应用针对面宽,为新时代中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思路和建议,为探索中国自主涉外(国际)法学的学术道路做了诸多有益尝试。

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法律顾问、战法部副主任张建军作为共建单位代表发言。他表示,集团将积极履行共建单位职责使命,通过建立常规化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建和落实系统化协同育人机制,共建和实施“三课堂”联动教学体系,推进协同培养机制完善与实施。

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黄惠康作题为《共同书写丝路时代新篇稳步推进“一带一路”法治保障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是新时代十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项重要标志性成就。黄惠康教授阐述“一带一路”法治保障建设所取得的长足进展,并提出应当坚持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继续稳步推进“一带一路”法治保障建设。

赵晋平作题为《海南自贸港“二线”口岸监管政策与法律问题初探》的主旨报告。他介绍了全岛封关运作后海南自贸港“境内关外”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二线”管住的政策内涵和实施方案,指出全岛封关运作后“二线”口岸应长期坚持“宽进严出”的监管政策以及完善“二线”监管相关立法。

280C5

在下午的第三届“一带一路”涉外法治论坛专题研讨中,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上海市WTO 法研究会会长胡加祥,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韩龙,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委员蔡从燕,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勇,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教授陈亚东,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沈佳颖,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林芳,北京盈科(绍兴)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娟,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汪珍,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教师郑凯伦,分别以《我国外商投资法律体系完善的制度缘由与路径选择》《对各国经济开放特殊区域的几点观察与思考》《如何理解中国法院变革:对外关系法视野下的一个分析框架》《哈萨克斯坦被诉的典型投资仲裁案与中国启示研究》《国际组织参与中亚农业发展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赴东南亚投资的合规启示》《中国企业投资“一带一路”国家之用工法律评析》《当“一带一路”遇上新时代“枫桥经验”——谈中国贸促会绍兴调解中心涉外商事调解案例》《CPTPP背景下海南自贸港跨境数据流动法律规制路径研究》《碳边境调节机制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内源性矛盾探究》为题,作了主题发言。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张永亮教授对本单元的主题发言做了精彩点评。

在第七届自由贸易港建设法治论坛专题研讨中,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龚柏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张庆麟,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童志锋,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永亮,浙江警察学院国际学院院长、教授陈晓济,浙江海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杨萌阳,浙江千寻律师事务所律师沈红,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律师吴云轩,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南梦頔,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陈豪,分别以《中国自贸试验区“先试先行”WTO 投资便利化协定措施的路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我国涉外法治建设的促进》《涉外法治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涉外警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一带一路”视域下的跨境电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国际贸易中争议条款设计初探》《“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涉外法治背景下中国商事司法文书域外送达制度的完善》《中国自贸区(港)知识产权地方“强保护”研究》为题,作了主题发言。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刘勇教授对主题发言做了精彩点评。

本次活动由浙江外国语学院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承办,浙江省法学会自由贸易园(港)区法治研究中心、浙江省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浙江省贸易救济研究机构、“一带一路”律师联盟杭州中心、浙江省海港集团法务合规中心协办。

浙江省相关部门、浙外21家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共建单位、全省14家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的相关领导,《“一带一路”涉外法治研究(2023)》书刊作者,浙江涉外法律服务界和兄弟院校的代表,浙外职能部门、学院有关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摄影:陈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