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学习时报》高端智库版刊发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教授理论文章《文旅融合赋能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利用》。
原文转载如下:
《文旅融合赋能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利用》
张环宙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大运河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定位不断演进,历经实用航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化公园的蝶变。作为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大运河强力凝聚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旅游吸引力、社会流动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柔性引擎。面向未来,应借助文旅融合的新思维、新战略与新路径,充分挖掘与展现其文化特性,绘就更美好的篇章。
广开思路,系统全局地开发大运河的多维文旅价值。文化研究是文旅融合赋能大运河的基础性工程,应积极发挥学术研究的先导性功用,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联合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学科力量,奠定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活化大运河文化内容生产,明确以现实为导向、以生活为场景、以物象为载体、以交流为目标的文化创新原则,广泛推动大运河影视剧、大运河文学、大运河戏曲艺术等形式与旅游融合。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立足大运河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古镇旅游、古街休闲、考古研学、非遗体验、水上旅游等项目,打造一条璀璨的文化带和缤纷旅游带。促进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结合、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结合,将散落在运河沿线各地的遗产点联动起来,突出地方特色,进行集中开发、统一提炼和整合提升,改变资源闲置状况。建构大运河文化IP,助力大运河成为全球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从内涵特征、转换逻辑、作用机制、实施路径等维度,系统思考文旅融合赋能大运河发展的落脚点。站在前沿维度展示与讲述大运河故事,推动大运河文化成果更充分进入现代文化场馆体系、数字虚拟场景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体系、节庆活动体系,让大运河“古运换新颜”。充分发挥“数字中国”优势,拓展互联网、大数据、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在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的应用场景,增强大运河文旅融合的数字驱动力。
面向大众,创造人民参与、人民认同的大运河文旅产品。当前,人民群众对大运河的了解尚不充分,并存在文旅产品内容形式趋同化、叙事角度单一化、传播渠道零散化等问题。因此,需充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文艺创作的积极性,让大运河文化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运用多媒体分析、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大运河文化的主体、渠道与受众,厘清其中涉及的政府、市场、媒体、公众等多方立场,在内容创作过程中调整组织结构、协同管理职能、推动资源共享、深化公众参与,优化制度与政策安排。基于历史资料,剖析大运河在中华民族记忆中的文化基因,开展全球案例研究,总结文化遗产赋能共同富裕的经验,由“硬传输”转向“软叙事”。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在大运河沿岸生活、游赏,演绎着动人的文化史,积累了丰富生活经验,塑造着多样的生活场景,共同构成大运河文艺内容创作的动力源泉。大运河主题的文艺作品应多将眼光投向这样饱含“烟火气”的生活场景中,聚焦生动鲜活的微观个体,在对沿河百姓的日常生活的描摹之中,展现大运河的经济、社会、文化变迁等宏大议题,起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展演效果,让人民群众成为大运河故事的最佳讲述者、大运河形象的最佳代言人。
集中发力,塑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运河国际文旅符号。大运河的国内形象建设,在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文化带、世界文化遗产等语境下已然有所成效。但立足世界传播,以大运河为切入进行东西方文化作品对话的意识还比较弱。如何减少大运河文化对外输出的文化折扣?如何让大运河文化真正走出国门,成为中国的文化标识并为世界人民所熟知?这都是亟待回应的重要课题。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共同语言,也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纵观世界,日本富士山、美国自由女神像、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德国莱茵河中上游河谷等文化遗产点,对所在国家形象的建构起到历史性和当代性作用,我们同样应当思考大运河如何引领中国形象闪耀世界。从大运河的历史形象变迁、大运河文化基因、历史上的大运河游记记载等资料来看,大运河天然地具备建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基因,其温和、联通、开放等文化特质符合文明自信大国形象的内在需求,可以赋予我国国家形象以新的内涵和落脚点。应当紧密结合我国国际形象传播的重大战略方针,立足于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语境,以大运河塑造和平、大气、包容、开放的中国国际形象。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洞悉海外主流报纸、电视平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大运河,明确海外人民对中国大运河的认知,针对国际形势特点与互联网传播环境,从战略和战术双重维度提升大运河文化传播效能。
媒体链接:
学习时报
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3-11/20/nw.D110000xxsb_20231120_4-A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