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达论坛第551讲预告: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形成的背景、特点和影响
讲座人及讲座内容简介:
黄民兴,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主任,《中东研究》主编,兼任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兼西北分会会长、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和《西亚非洲》两杂志编委、民盟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兼联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大学、陕西教育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成果:独著有《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 年)、《沙特阿拉伯——一个产油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年)、《佩雷斯——中东和平进程的推动者》(长春出版社,1999 年)、《佩雷斯》(长春出版社,2001年)、《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合著有《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修订版)、《阿富汗史》(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 年)、《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年)、《以色列政治》(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年)、《中东国家通史 · 阿富汗卷》(商务印书馆, 2000 年)、 《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三秦出版社,1997 年)、《中东画卷——阿拉伯人的社会生活》(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年)、《当代中东政治思潮》(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年)、《中东国家和中东问题》(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年)、《中东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世界现代化历程·中东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世界现代史教程》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等 14 部,译著有《阿富汗现代史纲要》(内部发行)。并在《世界历史》、《西亚非洲》、《史学月刊》、《 RIAD Bulletin 》(日本国际大学《亚洲发展研究所通报》)、《世界知识》、《河南社会科学》、《西北大学学报》、《收藏》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约100篇。
内容简介:阿拉伯文化是对于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文明。阿拉伯文化是阿拉伯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习俗、制度法律、生活感悟体验、物质生产生活创造发明等等综合体系。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教、伊斯兰思想体系是紧密相连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不仅限于阿拉伯民族而且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全世界穆斯林的文化成就。其实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水乳交融的一体。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既坚守纯洁的理念,追求崇高的理想。同时又充满包容,体现出开放的胸怀。当代的极端伊斯兰教派绝不代表阿拉伯伊斯兰文明。阿拉伯文化特别是在世界中古时期取得了令世人尊敬的辉煌伟大的成就。7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诞生和传播,萌生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经过阿拉伯人的倭马亚、阿拔斯、法特梅和西班牙后倭马亚诸王朝各时期的持续发展,阿拉伯文化趋于成熟,并达到了世界的前列。
讲座形式:线上(腾讯会议761493542;密码5678)
时 间:2020年8月31日(周一)
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承办:环地中海研究院
博达论坛第552讲预告:“阿拉伯之春”与环地中海国际关系变化
讲座人及讲座内容简介:
刘云,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东学会理事,国家社会科学项目通讯评委。1991-2008年在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9月进入西北大学中东所攻读中东史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彭树智先生,1999年毕业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6年被评为教授。主要从事中东国际关系、伊斯兰教、土耳其问题研究,尤其在土耳其问题研究方面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在《西亚非洲》、《史学理论研究》、《西北师大学报》、《宁夏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著作有《菲德尔·卡斯特罗》、《第三世界历史进程》(合著)、《土耳其政治现代化思考》、《阿富汗史-战争与贫困蹂躏的国家》、《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东卷》(参著)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美国中东关系中的伊斯兰教因素研究》。
内容简介:阿拉伯之春是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2010年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埃及总统塞西表示,阿拉伯世界发生的“革命”导致100多万人死亡,并给基础设施造成近1万亿美元的损失,他表示“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和也门等国发生的事件造成巨大损失。一些国际评估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损失达到9000亿美元,这些事件还造成超过140万人死亡,1500多万人沦为难民。” 在此前被认为是“阿拉伯之春”成功典范的突尼斯,年轻人的失业率约为35%。虽然突尼斯推翻了独裁、建立了民选政府,但从经济上看,该国GDP增长自2010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人均GDP甚至从每年4000美元下降到3600美元。讲座内容涵括了“阿拉伯之春”形式下环地中海国际关系领域中的主要问题与关键性问题,深度挖掘了环地中海国际关系所体现的意义、模式与问题,展现了环地中海国际关系的新发展、未来政治经济发展等。
讲座形式:线上(腾讯会议761493542;密码5678)
时 间:2020年9月11日(周五)
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承办:环地中海研究院
博达论坛第553讲预告:从奥斯曼帝国到“土耳其模式”
讲座人及讲座内容简介:
昝涛,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研究院(亚非拉)副教授。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通史、奥斯曼-土耳其近现代史、中东-伊斯兰研究、中亚国际关系问题。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开设《伊斯兰教与现代政治》、《伊斯兰教与现代世界》和《土耳其历史、语言与文化概论》等课程。发表论文:《奥斯曼、伊斯兰还是土耳其?——试论土耳其独立运动的革命话语问题》、《被管理的现代性——对土耳其现代化的历史反思》等。
内容简介:奥斯曼帝国(英文:Ottoman Empire),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统治者为起源于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的奥斯曼人,穆罕默德二世时定都伊斯坦布尔。奥斯曼人原为一个突厥小部族,初居中亚,迁至小亚细亚,后来日渐兴盛。奥斯曼帝国自1453年消灭拜占廷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奥斯曼帝国日趋鼎盛。其领土在17世纪更达最高峰。在巴巴罗萨的带领下,其海军更掌控地中海。奥斯曼帝国是15到19世纪唯一能挑战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但是1699年《卡洛维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扩张的停滞,到19世纪初,帝国趋于没落。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败于协约国之手,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1922年,凯末尔击退欧洲势力。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帝国灭亡。
“土耳其模式”是 20 世纪土耳其历史发展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凯末尔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解放斗争,最终赢得胜利,并在奥斯曼帝国废墟上建立了共和国。土耳其经历从 “瓦解”到 “新生”的历史性嬗变,在国家发展定位上,以 “脱亚入欧”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开始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习俗等领域的全方位改革进程,其主旨就是世俗化、民族化和现代化,逐渐形成了以凯末尔主义为核心的 “土耳其模式”,从而奠定了共和国世俗政权的基本属性和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历史的发展又重塑了 “土耳其模式”,在不同程度地改变 “土耳其模式”的内涵,进而引起 “土耳其模式”的新变化,形成了新、旧不同版本的 “土耳其模式”。
讲座形式:线上(腾讯会议761493542;密码5678)
时 间:2020年9月7日(周一)
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承办:环地中海研究院
博达论坛第554讲预告:历史枢纽:从中国到环地中海
讲座人及讲座内容简介:
施展,政治学学者,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政治学教研室副教授,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文明史及国际战略、政治社会学、历史哲学等。出版著作:《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 鲜血大地与主权》、《枢纽:3000年的中国》等。
内容简介:地中海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一片宛如水槽的海域,有人戏称它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 由犹太教派生出的基督教,以及后来的伊斯兰教曾在这片海域中生根发芽。 早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以克里特岛为代表的爱琴文明;以马耳他为代表的巨石文明;面向海洋的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纵横于西亚的赫梯人、波斯人;还有将民主思想留给世人的希腊人和开创了一个地中海时代的罗马人也先后出现在这里。 这个“脚盆”不仅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更是古代诸多文明演绎的舞台。 这片蔚蓝的海域,就是地中海。 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曾隔海远眺,想象着海洋对岸的世界。是什么促使人们打通了东西方之间沟通的渠道?
讲座形式:线上(腾讯会议761493542;密码5678)
时 间:2020年9月9日(周三)
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承办:环地中海研究院
博达论坛第555讲预告: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讲座人及讲座内容简介:
刘林海,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聊城师范学院(现聊城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分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起任教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哈佛大学(2006-2007、2014-2015)、香港中文大学(2008)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欧洲中古史、基督教史、史学史等教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加尔文思想研究》等。
内容简介: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初),宗教改革运动(1520—1570年)。这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宗教改革的发生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进取精神。文艺复兴也推动了宗教的改革:人文主义者之谴责天主教教会的黑暗腐败,为宗教改革派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论据,人文主义者之研究《圣经》的原文及基督教的原始教义,也为新教教义的形成开辟了道路。而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又各从不同的方面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鸣锣开道:文艺复兴向资产阶级注入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宗教改革为资产阶级在欧洲不少国家推倒了作为封建势力顽固堡垒的天主教教会的统治,并且为资产阶级锻炼了象加尔文教那样的精神武器。
讲座形式:线上(腾讯会议761493542;密码5678)
时 间:2020年9月14日(周一)
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承办:环地中海研究院 东语学院
博达论坛第556讲预告:一带一路与中国环地中海国家产能合作
讲座人及讲座内容简介:
魏敏,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先后就读于宁夏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文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参加工作,具有多年的高星级饭店管理经验。2002年调入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工作,讲授经济学、管理学相关课程。2007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赴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学。2011年,受学校选派,赴土耳其海峡大学(Bogazici University)进行合作研究。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中东经济研究方向。曾主持国家软科学课题、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和外交部横向课题研究,并积极参与多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出版专著《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行为研究——以土耳其为例》,发表了《中国与中东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与政策》等论文20余篇。2015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专业中东经济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内容简介:国际产能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和重大举措,旨在发挥中方在装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和其他方面的比较优势,对接中国和沿线国家供给能力和发展需求,共同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近年来,中方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统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企业主体,绿色有序,开放平衡,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一道推动产能合作取得丰硕成果。那么一带一路与中国环地中海国家产能合作将会如何发展呢?
讲座形式:线上(腾讯会议761493542;密码5678)
时 间:2020年9月16日(周三)
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承办:环地中海研究院 东语学院
博达论坛第557讲预告:沙美能源话语权的生死博弈
讲座人及讲座内容简介:
孙霞,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治理、能源政治、中国外交。2014年起担任研究生导师,主讲课程有《全球治理》、《能源外交》等。目前已出版个人专著:《权力与规范——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并合著《中国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合作》、《我国的地缘政治及其战略研究》,合编《中国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前沿》,合译《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Barry Buzan and Ole Waever, Regions and Powers: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anl Security)。同时发表了多篇论文,包括:《美国页岩气开发与全球能源结构的再平衡》、《墨西哥油气产业改革与北美能源地位的转变》、The Trans-regional Architecture of Energy Security: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of Asia-Pacific Energy Governance(China Forum, Spring, pp. 62-84.)等。
内容简介:国际能源竞争一直伴随着整个国际体系的演进历史。世界能源供应链是否连续而完整,价格的波动能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等能源安全问题不仅关乎着国际能源安全体系未来的发展态势,也关乎着能源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的切身利益。纵观工业化时代后的国际关系史,对能源的争夺,开发,利用和占有一直是国际体系变迁的主要脉络,英、美这两个国际体系的霸主同时也处于能源安全体系的中心地位。当前,全球能源资源供需基本上总体平衡,历经21世纪前十年油气投资发展和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目前,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步入经济转型调整期,既要注重改善能源安全环境,又要掌握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权力。
讲座形式:线上(腾讯会议761493542;密码5678)
时 间:2020年9月18日(周五)
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承办:环地中海研究院 东语学院
博达论坛第558讲预告:从《贝尔福宣言》到“世纪协议”——犹太人的国家想象
讲座人及讲座内容简介:
张倩红,教授,郑州大学副校长。198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后获得辽宁大学史学硕士学位、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史学博士学位。1999年进入南京大学和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后历任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此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犹太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世界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史学会会长、《世界历史》和《西亚非洲》杂志编委、山东大学和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承担了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资金项目、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以色列希伯大学国际交流项目子课题等。在研的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犹太通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犹太-以色列史专题研究》、南京大学985课题子课题《犹太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重点课题《犹太人的历史》。主要著作《以色列史》、《犹太人·犹太精神》、《以色列经济振兴之路》、《犹太人》、《埃及史》、《通向奥斯维辛之路》(翻译)等。
内容简介:罗斯柴尔德家族与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魏兹曼一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积极活动,终于使英国政府以外交大臣贝尔福致沃尔特·罗斯柴尔德勋爵一封信的形式,发表了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最后导致了以色列国的建立。距今有百年历史,1917年11月2日在伦敦发布的《贝尔福宣言》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它代表英国承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家园”,而其后果影响持续至今。特朗普总统于2017年上任后,他开始酝酿所谓的“世纪协定”,希望促进巴以双方之间的最终和平。但是,面对美国明显偏爱以色列的问题,巴勒斯坦方面一再表示不会接受美国制定的计划。对于以色列有影响力的宗教人物和右翼势力来说,允许巴勒斯坦建国并允许以色列做出任何让步以改变现状是不可接受的条件。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世纪协定》的主要思想是承诺向巴基斯坦提供大量经济援助。大部分资金来自海湾国家,以换取巴基斯坦在领土和国家地位等核心政治问题上的妥协。
讲座形式:线上(腾讯会议761493542;密码5678)
时 间:2020年9月25日(周五)
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承办:环地中海研究院 东语学院
博达论坛第559讲预告:比较文明视角下的欧洲与中东:同源性与异质性
讲座人及讲座内容简介:
哈全安,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首部中东地区通史的作者。其他主要职务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教研室主任、天津市政协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同年获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7年获南开大学首届“良师益友奖”,2008年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师奖”,201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年获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著作奖。讲授“世界上古中古史”、“阿拉伯文明史”、“中东现代史”和“伊斯兰教史”,其中“世界上古中古史”于2004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应邀在中国科学院世界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国内多所高等学校做学术报告,在《光明日报》和《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专栏文章,接受新华社、中国图片社、天津电视台以及《华商报》、《齐鲁晚报》、《南开大学报》、《东北师大报》专访。研究成果有:《古典伊斯兰世界》、《阿拉伯封建形态》等。
内容简介:从地理坐标与人种分布、战争与交往、一神信仰的传承、教权与俗权四个方面阐述了两种文明之间的同源性,又分析了近代以来两种文明的分野与异质化进程。文明的冲突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利益的争夺才是导致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讲座中也会讨论世纪之交的中东乱局及其对欧洲的影响,及对美国插手中东导致中东乱局的看法,讨论中东乱局的直接后果是否导致难民潮的发生。
讲座形式:线上(腾讯会议761493542;密码5678)
时 间:2020年9月21日(周一)
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承办:环地中海研究院 东语学院
博达论坛第560讲预告:环地中海难民及移民问题及治理
讲座人及讲座内容简介:
陈曦,自由研究者,主要研究方向:全球难民现状、难民治理问题等。
内容简介:随着近年来西亚与非洲地区动荡不安,地中海地区的移民危机愈演愈烈,通过全球治理来解决地中海地区的难民与移民危机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从全球治理的视角来探讨地中海地区的移民与难民问题,集中分析地中海地区比较突出的移民与难民问题的现状和国际治理情况,对阻碍当前国际治理的障碍性因素进行分析,为新治理路径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讲座形式:线上(腾讯会议761493542;密码5678)
时 间:2020年9月23日(周三)
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承办:环地中海研究院 东语学院